“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时,我荣获了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这让我深受鼓舞。我会继续努力发展好茶产业,引领人民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12月23日,昭平县仙回瑶族乡新中村古书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其钊说起获奖仍难掩内心激动。从与茶结缘到企业发展,这位瑶山“女茶人”走过的路并不平坦。这些年,她带着村里的瑶族同胞一起种茶创业致富。
1998年,黎其钊嫁到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和爱人一起经营家里的小茶厂,制作手工粗茶。从此,来自桂林的她与茶结缘。
“之前,我们在茶厂打工时学到了一些制茶的技艺,想着村里的群众种的茶几乎没有人收,所以我与丈夫合计后,回乡开茶厂,收购村民们摘的生茶回来加工。”黎其钊除了加工家里种的2亩茶叶外,还收购茶叶。
2000年,黎其钊和家人商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村里已种植优质茶叶,完全可以升级茶厂,把以前单一的普通散茶升级为中高档包装茶。在说服家人后,她立即筹钱、购买设备、拜师学艺、升级车间。
等她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发现一些村民有砍茶树返耕的念想。她心里着急,一边忙着茶厂的事情,一边进村入户给茶农讲明自己的经营理念,并作出了保价收购茶叶的承诺。最后,村民被她的真诚打动了。
“想不到如今茶叶成了家里稳定的收入来源,如果当时没有黎其钊的劝说,我家的茶树可能早就砍光了。”黄其林是众多准备砍茶树的村民之一,如今他打理着自己当初留下来的3亩多茶叶,每年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
期间,黎其钊多次到福建、浙江等地拜师学艺,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并多次带着茶产品外出参展推销。一路走来,虽然有过茶叶滞销、被骗茶叶款等困难,但她都挺了过来,当茶厂不断好转,她乘势在村里成立了茶业公司。
如今,黎其钊的公司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标准茶叶加工车间和现代化生产机械设备,有600多亩生态无公害茶叶基地,年产干茶80吨,年产值达600万元,带动当地160多人就业。在该公司的辐射下,仙回瑶族乡茶叶种植面积有8000多亩,茶产业从业人员达4000人。
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黎其钊接触到了辣木茶,她马上试种了2亩,并潜心研发辣木茶。“辣木很容易管护,当年种植即有收成,特别适合缺少劳动力的农户种植。”尝到甜头之后,黎其钊打算把这一产业推广到贫困户家中。
2017年,她主动找到村支书杨安宽,动员村里种植30亩辣木,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村里负责种植,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保价回收。“我们引进辣木种植后,不仅为村里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难题,这一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4.5万元收入。”杨安宽说。
黎其钊还经常派出公司的技术骨干给茶农们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认可,她先后被评为市级“五好文明家庭”、“贺州市最美家庭”、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并两次当选贺州市人大代表。(记者 骆 怡 通讯员 覃 健 原文编辑:莫义君)
(责任编辑: 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