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那个地方,炊烟绕夕阳,茶的摇篮,云的故乡……”歌中的田园生活图景,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内的景迈古茶山。
古茶山由景迈、芒景、芒洪等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组成。在这里,家家有树,户户种茶;茶与树为邻,人与茶相伴。千年万亩古茶林,不仅让祖辈告别了颠沛流离的日子,也让如今的当地人过上了富足安乐的生活。他们恪守传统、吃苦耐劳,在新时代走出了一条“茶最佳,世代传”的绿色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拥有古茶园的景迈山一直为政府和茶叶专家所重视,即使后来新开垦台地茶园,也是在以前种旱谷的轮歇地上进行,古茶园因此得以完整保护。
20世纪60年代,澜沧县政府组织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到芒景村南翁坝建设茶叶示范培训基地,精选古茶枝条扦插,搞密植速生茶园,完成了澜沧县科学种茶的第一次实验。
20世纪90年代,景迈山迎来现代茶园发展的高峰期。依托退耕还林政策,当地拿出部分粮地种植茶叶,景迈山从此形成了古茶林、台地茶并存的局面。在原芒景村党总支书记南康看来,台地茶不符合茶树自然生长规律,因为不种树、高密植,就必须施化肥、打农药,否则茶叶长不好。“2002年以前,农药、化肥用量很多,通过调研我们意识到这会给生态带来破坏,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下定决心要走转型之路。”
转型,意味着要告别单纯追求数量的农业发展模式,走生态茶园建设之路。作为澜沧县现代茶产业的策源地,景迈山再次成为现代茶产业的急先锋。通过继承并发扬传统自然生态文化,当地总结出“稀疏留养生态茶园”模式,成为普洱乃至云南推广生态茶园建设的一个范本。
2010年普洱市开始实施生态茶园建设,把原有的台地茶园进行稀疏留养改造,移除或砍掉70%的茶树以增加株距,不修剪不打药,只施有机肥,再种植一些遮阴树,恢复茶园自身生态系统。如今在景迈山,“台地茶”已经完全被“生态茶”取代。
景迈山古茶林每年的普洱茶产量不足300吨,但市场上以“景迈山”“景迈古茶”名义销售的茶叶却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大量真假难辨的景迈茶随处可见,保护和打造当地茶品牌迫在眉睫。
在南康的带领下,芒景村成立了茶叶合作社,拥有社员300多户、茶园上万亩,注册商标“阿百腊”,在布朗语中是“茶魂”的意思,寄托着布朗人对茶的信仰。2016年6月,澜沧古茶公司、澜沧县芒景古茶农民合作社等5家企业成立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在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支持下,制订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生茶)紧压茶》产品标准,确定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地及定义。
门前云海日出,屋后古树茶园。景迈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普洱市实施的生态茶园建设项目,不仅对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大意义,还大幅度提升了当地人的收入水平,茶农们年收入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景迈山通过种植茶叶和发展相关副业,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一个年轻人因为生计问题外出打工。
让资源禀赋变成财富,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保护中开发利用,以科学的开发利用促进更好的保护。普洱市及澜沧县数次修改景迈山开发与保护方案,包括放弃对巨型铁矿的开采、关停昆钢在景迈山的铁试验厂项目等,确保当地原生态村落及古茶园不受破坏。“虽然我们眼前失去了快速超车的机会,但保留了永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澜沧县惠民镇党委书记兼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李开富表示。
(责任编辑: 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