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杜春峄:一杯茶一辈子
杜春峄,土生土长澜沧人,澜沧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之一。她自15岁到景迈山学习做茶后,从此,“诚实做人,踏实做茶”,就成了杜春峄这半辈子的坚持。因其半个世纪的匠心坚守,被爱茶人亲切地称为“茶妈妈”。
[专注与坚持 抱诚以真,专心做一辈子好茶]
一切风光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辛酸往事,杜春峄也不例外。
1966年,时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长的李光华创办了云南省第一批茶叶培训班并成立了澜沧县古茶山景迈茶厂。当时,年仅15岁的杜春峄便是其中的一名学员。由于条件艰苦,当时上山的100多个人,能坚持到三个月毕业的只有30多人。
“30多个人就守着茶山一直守到了1975年,开了几百亩的茶园。不知道那个时候是怎么过来的。”想起当年的艰辛,她还记忆深刻。
1998年,茶厂由于经营不善,宣布破产。想着茶叶是几代人赖以生存的来源,杜春峄坐不住了。通过奔波努力,带领82名失业老工人自筹资金,组建了澜沧古茶有限公司,杜春峄被大家推选为董事长。经过20年发展,现在的澜沧古茶公司已经成为一家集普洱茶种植、生产、仓储、销售和文化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
一路发展,杜春峄对追求极致技艺的热忱丝毫不减,对澜沧古茶产品有一种骨肉般的情感。
每一年春季,是景迈山最忙碌的季节,也是杜春峄最忙碌的时候。
春茶采摘期间,杜春峄都会亲自带队在茶山驻扎。白天根据茶叶每天的特性制定收茶方案,晚上现场调整加工方案。50年来每年如此,从未松懈。
从采摘、摊青、杀青到毛料分类评审的每一个环节,杜春峄都要据当时的各种变化来进行精准细微的把控。除此以外,她每天都会亲自对原料进行品鉴,一个样一个样地喝,最多的时候,她全天要审评52个茶样,光泡茶的水就要用掉16升装的山泉水两桶半。杜春峄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熟悉原叶原料。一口茶汤走过她的喉舌,她能品出苦、涩、甘、薄、醇、水……10多种细微的变化。当一款熟茶产品发酵时,她知道它该洒多少水、开多大窗、盖多厚的被子。
现在,年逾七旬的杜春峄依然保持着当年初上景迈山时那个15岁少女的初心。她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
[诚信与求实 茶品即人品]
茶行业中有一句话“茶品即人品”。杜春峄认同这种说法,她说是茶教会她如何做茶,如何做人。
多年来,她始终信守着每批茶的原料不好不做、发酵发得不好不出厂的原则。从采摘、摊青、杀青到毛料分类评审的每一个环节,杜春峄都要据当时的各种变化来进行精准细微的把控。只要纯正度小于95%的景迈茶叶,都要进行降级处理。早在1983年,澜沧古茶就拿到了经贸部颁发给普洱茶的唯一奖项,获奖的是她亲手发酵的一款8级散熟茶。1992年,澜沧古茶又获得全国名茶精品称号,后来的奖项不计其数。
“我会先告诉别人,我这个茶叶它有什么缺点,我先告诉人家,人家心里踏实。后来我又告诉他,还有什么优点。”杜春峄始终坚信作为一名茶人、一名商人,最重要的是诚信。(记者 王博喜莉)
(责任编辑: 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