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已经走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也慢慢形成了独特而又深厚的临涣茶馆文化。
张云波,地方文史研究学者,地道的濉溪人。研究临涣茶馆文化已有20多年,他对临涣古镇的历史文化十分熟悉。
安徽淮北有“不到濉溪非饮士,未来临涣憾此生”之说。从秦始皇二十六年置铚县至今,临涣已经走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也慢慢形成了独特而又深厚的临涣茶馆文化。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临涣的茶馆是以茶摊的形式出现的。进入隋唐时代,临涣地区深得水路运输便利,对外交流频繁,商业贸易发达。为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临涣古城出现了茶馆。宋、元朝代,以卖茶为业的茶馆,在临涣古镇上已很普遍。明、清时期,临涣茶馆日趋成熟,成为临涣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大景观,临涣人的饮茶习惯也自此稳定并沿袭下来。
俗语谓“茶好不如水好”。张云波介绍:“得天独厚的古泉,是临涣茶馆名扬四方的天赐禀赋。临涣泉水张力极强,沏泡的茶水‘高出杯沿而不溢,悬浮硬币而不沉’。”茶叶的唯一性亦是临涣“茶”的精髓。当地人只取200里以外的六安茶梗,临涣人把这种茶梗叫做红茶棒。茶梗经临涣泉水的沏泡,雾气结顶,色艳味香,入口绵甜,回味悠长,成就了临涣茶馆长盛不衰的传奇。
临涣古镇的茶馆很多。鼎盛时期,临涣有大小茶馆二十多家,每天接待茶客6000多人,如碰上逢集赶场,茶客更是摩肩接踵,穿梭不断。
(责任编辑: 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