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网

七年一渥,从耋茶看当代中国的工匠精神

时间: 2018-04-16 09:24 来源: 未知 作者: 南京易创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传承数千年最可贵的品质之一。中国的大国工匠们,之所以每一位都身怀绝技,能在行业细分领域做到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是因为他们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和牺牲精神,他们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涵着严谨、耐心、踏实、专注、敬业、创新、拼搏等高贵品质。每一位优秀的茶人,都是工匠精神的典范。因为每一片叶子,从手工的采摘到最终成品,都是很慢的。新制成的生茶很烈,有刺激性,让它柔和下来,需要的是慢。新的熟茶,堆味很重,很燥热,让它顺口好喝,同样需要慢。耋茶更慢,慢得要用至少七年时间来自然陈化和小渥发酵,慢得要用七年的时间辗转万里以顺天时、地利、人和。这种慢,慢的踏实,慢的幸福,慢得细致,慢的如同七年一渥的耋茶自身一般,异馥甘醇。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责任。民国茶学大师著名茶人林馥泉先生用其一生诠释了一句话:一个人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堪称完美。中国生态文明首倡者、生态土壤之父,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刘宗超先生研究发现,茶叶采摘后的鲜叶其中香气成分的种类不多,经过复杂的凋萎、摇青、杀青、走水、分拣、氧化等复杂的加工过程,利用茶青的“抱子怀胎”的植物特征合成香气和固定香气,可使香气达到几种甚至几十种。饮者嗅觉依赖的关键,实则由制茶——物质转化与聚集过程完成。回甘则是茶叶味觉的关键。刘宗超先生用近二十年时间,执着于将茶叶神秘的演化过程研究出一道道程序来予以固化与保留,而不再纯粹依赖那些自然与人之间那不可测的神秘力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科学原理与方法论,不仅创下了岩茶南迁惠州的奇迹,同时也为耋茶恢复提示了科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对中国茶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年84岁的陶天申先生,一生致力微生物研究。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菌种—“天申芽孢杆菌”的科学家,教授级工程师,世界菌种保藏联盟(WFCC)教委会委员、武汉大学教授、出版有《生物技术专利》、《原核生物系统学》、《细菌名称英解汉译词典》、《细菌名称双解及分类词典》等专著,并译有《国际细菌命名法规 》等著作。陶先生的研究对耋茶的成功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匠精神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样耄耋(mào dié)之年的闽九康先生,中国植物营养学、土壤肥力、土壤酶学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农业化学首席专家;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留法博士、农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被业界誉为“低碳农业之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我国土壤酶学研究》、《土壤肥力研究进展》、《生物肥料和持续农业》和《棟树——致富脱贫之树》等多部学术专著。主编有《生物多样性在农业中的应用》、《植物克生素和抗氧化剂》、《植物的抗虫分子和环境展望》和《生物肥料和生物修复工程》等专著。其文字总量已逾1300万,对推进中国土壤生物化学等研究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虽然耋茶的原料来自完全不施化肥农药的深山远谷,但是闽九康先生对土壤、土壤酶学及植物营养的研究,让耋茶研发团队少走很多弯路。

工匠精神,亦拙亦雅。工匠精神,同时是一种生活态度。人要活得好,需要慢,人要活得长久活得美丽活得健康,也需要慢。“茶”与“寿”是相通的词。“何止于米,相期于茶”是已故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赠给用一生时间守候林徽因的金岳霖先生的一副对联。“米”指米寿,“茶”指茶寿。“米”字根据其形态,可代表八十八岁,“茶”字形态恰如“米”字之上加个草字头,可再加廿,即代表一百零八岁。

耋茶的恢复,前后耗时近百年。除了耋茶研发团队,天福茶业李瑞河先生、大益茶业吴远之先生也都是推崇工匠精神的茶人。吴远之先生说:茶者一生最大的福份,是遇上茶,爱上茶,并终身服侍茶。

补充阅读: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今景谷玛郎山、西双版纳等地区。《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荼是指古代的茶。也就是说人类利用茶叶,最早是从药用开始的。这也是最早关于茶的记载。“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喝茶发展成为中国和东方乃至全世界的一种饮食文化,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耋(dié)茶发源于藏茶(黑茶的源头),先于普洱茶诞生,起源的年代,史料据考应可追溯至唐代,最初是以几近原料的形式销往外地。唐咸通三年(862年),朝廷命官樊绰出使云南,成为书写云南茶史第。他在《蜚书.管内物产卷七》中写道:“茶出银城界诸。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饮之”。 “银城”,即今天普洱景东县城。而景谷玛郎山附近就是耋茶原料的出产地源头。耋茶的原料是采百年以上树龄的大叶种茶。大叶古树茶产量稀少,占云南茶叶产量的3%到5%,成于深远密林,无化肥,无农残,是天然绿色的健康饮品。在最初耋茶原料产地云南西双版纳及普洱玛郎山地区,因饮茶长寿者被称为“茶寿”。八旬老人(妇女居多)正常劳作者比比皆是。事实上除了古茶树广为人知的营养成分,研究发现,玛郎山周边百年以上树龄大叶乔晒青毛茶中,还含有人体健康所需的大量天然植物酵素。

明代是我国茶叶⽣产⼤发展的时期。制茶技术发⽣划时代变⾰,茶类得到空前发展,耋茶也从殿堂⾛向⺠间。谢肇涮所著的《滇略·卷三》中有记载:“⼠庶所⽤,皆普茶也,蒸⽽成团”。这⾥,“普茶”⼀词⾸⻅诸⽂字,耋茶进化为普洱茶,成为不止仅供⻄蕃贵族的佳茗。

耋茶的制作⼯艺失传多年,⼆⼗世纪三⼗年代制作方法复得于⺠间,但耋茶工艺的恢复因战乱搁置。1930年德国渥夫医师及美国豪威医师等先后发现动、植物酵素的用途,脂肪分解酵素可治愈干癣,60年代,国外一些厂商发售蛋白质分解酵素,宣称是天然抗发炎及止痛剂,研究显示,口服酵素有部分会完整的在小肠内被吸收,和身体本身的自有酵素一样较可加速伤口愈合和瘀青消失。有些公司则声称酵素可治疗多种癌症,在大批临床实验未证实及作用机理未被解谜之前还只是一种传闻而已,但与适当的药物、营养制剂并用、触媒催化、启发药效,相辅相成,确实可减低药物副作用。

90年代中后期,科学证实酵素是一种蛋白质物质并且携带人体每种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主要能量,耋茶的工艺恢复也开始依循酵素的发酵原理,并将酵素作用于人体的研究成果,与传说中耋茶的神奇功效及西域名族的饮食习惯相结合,复原耋茶原始制备条件将其重新作用于耋茶发酵,终于开始逐步破解耋茶与醍醐之谜。

⼩渥醍醐是耋茶的代表。是特别适宜⼥性饮⽤的茶品之⼀,由内而外滋养身心。采茶叶发源地云南景⾕玛郎⼭中天然富含丰富植物酵素、 完全不施化肥农药、远离现代污染的百年古树茶叶为原料,全手工制作,经过特殊的⼩渥发酵⼯艺和⻓时间自然陈化,从摘叶到成品完成⾄少需要七年时间。⼩渥醍醐温和滋润,是耋茶中最被⼥性喜爱和推崇的靓肤美颜、纤体紧肌、保持年轻态的常⽤养⽣饮品。随着耋茶从殿堂⾛向⺠间和⼈们⽣活⽔平的不断提高,⼩渥醍醐正在逐渐成为具有⾼消费能⼒的⼥性下午茶聚标配,有茶叶中的⾹奈⼉之称。


(责任编辑: 白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证书查询联系我们
    茶艺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任何图文或建立镜像
    客服邮箱:905956331@qq.com Copyright © 2000-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6014259号-12 皖公网安备:11010200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