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读懂一款茶
第一天:小青柑为什么可以成为“网红”?
第二天:小青柑是柑普吗?
第三天:小青柑,只服这一款
第四天:小青柑为什么一定要新会的?其中的普洱又有什么讲究?
敬请期待
第五天:烘干、生晒、蒸晒小青柑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第六天:小青柑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七天:清鲜柑子与古树普洱的殊妙结合,是口感的一次升华。
近年来,小青柑的热度居高不下,新会柑果所制的柑普,更是被茶界老饕们所追求。
但是,如果说小青柑的柑果一定要用新会柑,势必造成很多争论与不服。
我们姑且来看看正宗新会柑和其他小青柑有什么平常人都可以分辨的区别。
1. 首先,看新鲜柑果的外形
新会柑的柑皮较厚,约2.2mm,颜色均匀,玲珑青润,油包粒密实,并且清晰可见。
而很多冒充新会柑的外地柑,都不会像小青柑那样圆润,有些甚至略扁,以橘子冒充,毛孔粗而不均,容易扯烂。
外地小青柑(左)新会小青柑(右)
这些特点,都会造成口感上的差异,也是区分成品小青柑的重要铺垫。
2. 其次,并不是所有柑普都有「白霜」
正品的新会小青柑,外面呈墨绿色,陈放半年后,可能会出现白霜(判断干果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柑油多的可能会更早。
而且,通常只有新会核心产区的青皮才会有“白霜”的现象。
越是核心产区的柑果,柑皮上的油包越多,起的白霜也就越多,制成的柑果也就越香。
从加工工艺上来说,要想有白霜,必须保证表面油囊的活性,小青柑的油囊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产生“白霜”,小青柑的价值也随之降低。
为了保证油囊的活性及完整性,只有通过反复日晒和低温长时间烘焙的工艺,小青柑表面才会析出白霜。
而高温烘焙的小青柑,柑果表面的油囊活性大都遭到破坏,难以有白霜现象。
冒牌的新会小青柑,工艺上也有粗制滥造之嫌,不会出现白霜。
以上均为小外地小青柑
3. 茶底的选择
说完了柑果,再说茶底上的讲究。
自从小青柑火了,很多人为了赶时髦往里面塞什么的有:红茶、白茶,最常见的是普洱熟茶。
市场上冒用新会之名的小青柑,多采用级别较低的普洱,入口苦涩,水味杂味重,茶汤黯淡色浊。别说口感,安全系数也不高。
想告诉大家的是,只有好底子的熟洱才能够与柑果同呼吸、同陈化。
若是能与陈年陈韵的古树熟普相知相遇,更是一件幸事。
当小青柑遇上2006年的古树熟普,茶汤油亮通透有光泽,呈琥珀色或酒红色,品尝起来茶味醇厚,有淡淡果香荷香,先甘后甜。
充足的茶气,细腻的汤感,在舌尖上谱一章协奏曲,甘醇溢彩。
假以时日,清醇的果香味融合普洱茶叶醇厚甘香之味,两者将越来越“默契”、越陈越香,形成柑普茶的特色风味。而时间,就是催化这种滋味的“酵菌”。
现在问题来了,某些几十块钱一斤的小青柑到底是不是新会柑?
相信看完了这篇,大家自有判断。
蒸晒普洱小青柑
小青柑在去年爆红后,今年势头依旧旺盛。这一期,咱家一直处在热销排行榜头牌的蒸晒小青柑,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柑普的制作由柑树花儿开放算起,结果儿、采摘,再到古树普洱茶料的填入,一蒸一晒间,柑儿的甜香与熟普的醇厚交织融合,大道集成,是功夫的考验,亦是大自然的馈赠。
(责任编辑: 头茶)